看著逐漸高聳的髮線,大概是許多男人說不出的痛,
身為全身第二薄的皮膚,頭皮敏感異常,若不好好善待它,
紅、腫、痛、癢事小,禿頭才是地獄的開始!
正所謂「少年不護髮,老大禿傷悲」,
平時洗頭就要注意,才能避免掉髮危機。
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!
頭油是很多男性的共同問題,清潔不當、悶熱、內分泌失調、
嗜辣等因素使皮膚代謝不正常,皮脂分泌大增,
滲入毛囊後引起發炎,讓你的頭髮直直落。
沒有頭油問題也不要高興太早,
乾性或中性頭皮的人只要對待頭皮方法錯了,
也會有掉髮危機,因此認識自己的頭皮類型是抗禿第一步。
正常掉髮不用緊張
頭皮像其他皮膚一樣行新陳代謝,停止生長的頭髮會自動脫落,
再慢慢長回來,正常成人每天掉髮量約50至100根左右,
若超量就要注意自己的髮線是否緩緩上移。
自我檢驗禿頭危機3招
梳頭時最好選用圓齒梳,避免刺激頭皮。
這樣檢查自己的頭皮類型
市面上洗髮產品百百種,要選出適合的洗髮精,
就必須了解自己頭皮類型。
乾性頭皮缺少水分,容易產生斷髮、髮尾分岔和乾性頭皮屑等等問題;
中性頭皮問題不大,但應避免過度清潔或滋潤;
油性頭皮則因為皮脂分泌多,容易誘發脂漏性皮膚炎,清潔工作特別重要。
乾性頭皮
頭皮(髮)特性:2天不洗頭,頭皮依舊乾燥
臉部肌膚特性:中/乾性肌膚、過乾時容易發癢
常見問題:斷髮、髮尾分岔、頭皮屑
適用洗髮精類型:滋潤型
中性頭皮
頭皮(髮)特性:2天不洗頭,頭皮有些油膩
臉部肌膚特性:中性肌膚、皮膚滑嫩、充滿光澤
常見問題:頭皮屑
適用洗髮精類型:溫和型、保濕型
油性頭皮
頭皮(髮)特性:1天不洗頭,頭皮就很油膩
臉部肌膚特性:油性肌膚、T字部位易出油
常見問題:掉髮、頭髮易塌、頭皮屑(黃色片狀)
適用洗髮精類型:清爽型
正確洗頭6大撇步
正確的洗頭方式,是確保頭皮健康的基礎,
連基本清潔都做不好的話,即使做再多保養、
吃再多藥都無法改善掉髮和頭皮屑問題,
只要照著以下步驟走,誰都可以告別惱人的油頭。
1.弄濕頭髮學問大
「弄濕頭髮」是很重要的步驟,可以除去頭髮上大部分的髒污,
水溫應控制在38度,接近體溫,對頭皮最溫和,
沖水同時可以用手輕撥頭髮,讓頭髮濕得較徹底。
若有擦造型品擔心難以去除,
可在洗頭前先用梳子將頭髮梳開,但記得動作輕柔,免得扯掉頭髮。
2.使用洗髮精「眉角」多
一般男性洗髮精約用10元硬幣大小的量就好(按壓式瓶罐約按一次)
即使長髮也不要超過50元硬幣大小,此外,
不可以直接將洗髮精倒在頭上,濃度過高的清潔用品會刺激頭皮,
應以雙手搓揉至洗髮用品完全起泡(沒有液狀殘留)後,再開始洗頭。
3.洗頭手勢要注意
洗頭時應用指腹從頭頂開始向下按摩頭皮,
切忌使用指甲,除減少頭皮負擔,
也可避免抓破頭皮引起的發炎、紅腫和脂漏性皮膚炎等問題。
步驟1:擠出10元硬幣大小量的洗髮精,按壓瓶約按一次。
步驟2:搓揉起泡
步驟3:從前額向頭頂搓揉
步驟4:從後腦勺向頭頂搓揉後,將泡沫沖乾淨。
4.沖洗乾淨負擔小
沖去頭上泡沫時,一定要確定洗髮精徹底洗淨,
除了檢視沖下來的水是否有泡沫外,也要再次用指腹按摩頭皮和髮絲,
確定沒有不自然的滑溜感。若讓洗劑殘留,會刺激頭皮讓毛囊發炎,不可不慎。
耳朵和後腦勺是洗髮精最容易殘留的地方,沖洗時要多注意。
5.潤髮護髮有撇步
要使洗髮、潤髮、護髮產品發揮最大效益,
應遵循「洗、護、潤」的順序。洗髮時,
頭髮毛鱗片因吸水膨脹而打開,此時護髮,
能讓產品成分順利進到頭髮深層,潤髮產品為讓頭髮柔順,
則會讓毛鱗片收縮,如果先後順序搞錯,
營養成分無法進入髮根,等於做白工。
6.吹乾頭髮不偷懶
因為頭髮較短,許多男性洗澡後習慣讓頭髮「自然乾」,
殊不知這個舉動對頭皮和頭髮都是有害的。
洗完頭髮不吹乾,頭皮處於潮濕狀態,
容易成為細菌、黴菌孳生的溫床,
水分和皮脂經菌類分解後產生質變,也會散發惱人異味。
4個頭皮健康殺手
正確洗頭方式是維持頭皮健康的基礎,
但想把你的頭髮抓得更牢,有些NG行為千萬要注意。
NG1:過度滋潤/清潔
健康皮膚應處於油水平衡狀態,頭皮也不例外,
如果洗頭「油切」或滋潤太過頻繁,反而會刺激頭皮。
NG2:造形品未徹底清潔
髮蠟、定型液等造形品沒有徹底清潔,蠟、油脂等
化學成分接觸頭皮,會阻塞毛孔或壓迫毛囊生長。
NG3:作息不正常/壓力大
作息不正常和壓力大易誘發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失調,
頭皮無法得到適當養分變得脆弱,就會開始掉髮,
長期下來毛囊受損後,頭髮就長不出來了。
NG4:常吃刺激性食物
麻辣鍋、鹽酥雞等刺激性食物,會增加頭皮出油量,
或造成皮膚過敏發癢等問題,應避免攝取過多。